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
李白
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。
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
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。诗中,杨花落完,子规啼鸣,诗人以景生情,抒发了对好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。“闻道龙标过五溪”,诗人得知好友被贬至偏远之地,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惆怅。“我寄愁心与明月”,诗人将自己的思念和忧愁寄托给明月,希望它能伴随着好友,穿越千山万水,送达遥远的龙标。
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通过描绘自然景物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美好祝愿。

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:诗中的情感与哲思
王昌龄的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首经典之作,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意蕴而广受赞誉。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,更寄寓了诗人对人生、命运和自然的深刻思考。
一、诗中的情感表达
诗的开头,“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。”诗人以杨花和子规为媒介,巧妙地引入了友人的不幸遭遇。杨花飘落的景象,往往与离别之情相联系,而子规的啼鸣,则更是增添了无尽的哀愁。诗人接着写道“闻道龙标过五溪”,这一消息无疑给原本就陷入困境的友人雪上加霜。

二、诗中的哲理思考
然而,诗人在表达哀伤的同时,并未沉溺于个人的悲欢离合之中。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,表达了对人生、命运和自然的深刻思考。
“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君直到夜郎西。”诗人将自己的思念和担忧寄托给明月,希望它能伴随着友人一直到达遥远的夜郎之西。这里的“明月”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,更是诗人对永恒、美好和希望的象征。同时,“随君直到夜郎西”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无条件的支持。
此外,诗中还隐含着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奈的感慨。诗人知道,无论友人遭遇何种困境,都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。但他仍然愿意伸出援手,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友人支持和鼓励。
三、诗中的优势体现
这首诗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,除了其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外,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意象丰富:诗人通过杨花、子规、明月等意象的运用,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情感色彩的诗歌世界。
2. 意境深远:诗中的意境开阔而深远,既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,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、命运和自然的深刻思考。
3. 语言精炼: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,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繁复句式,却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灵。
4. 情感真挚: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,无论是哀伤还是支持,都能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。
综上所述,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佳作,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经典之作。
